咖啡店櫥窗面向街道,細如鋼索的架上擺滿不同顏色的方盒,每只方盒都代表著不同咖啡風味,引人恣意探索、取走喜歡的味道,任陽光從空缺縫隙滲透入空間,完成那一道漸變的牆。
永續生活不只是議題,是實踐
(beanroom)位於台北東區巷弄內,門前佇立六公尺高行道樹,樹茂綠蔭遮蔽了建築大部分立面視覺,並且原始門面內退約四公尺,使得商業空間的視覺形象營造不明顯,進而成為設計一大課題。同時,屋主亦提出「開放式」和「永續」兩大訴求,為日後的變換持續性埋下伏筆。
開放與永續的多重思考
水相設計思忖著如何透過設計呈現所謂的開放式?既能吸引行人繞進小巷,又能在一座又一座視覺張力強烈的櫥窗之間脫穎而出,引人走入一室奇幻。
於是,設計團隊將正好處於樹冠下的空間立面,設想為一道櫥窗,透明落地窗面裡,同樣落地頂天的細金屬架猶如藝術展場裝置,一旦架上擺滿(beanroom)品牌咖啡方盒,人們透過行動參與拾取,便建構成城市獨有的街道風景。
隨人群持續變化的櫥窗設計
此道風景邀請人們走入空間,在架子前選購喜歡的咖啡風味、取下方盒,當不斷流動的人潮此起彼落地拿取咖啡盒,陽光從空缺的縫隙中穿透室內,此道牆在人群的參與中逐漸成形,形成巷弄裡不斷變換視覺端景,是為可持續性的設計。
「如果是建構牆體,把它想成一面櫥窗每天變化,由消費者參與建構而成,就會滿有趣。」談起之於「開放式」的設計演繹,「第一天經過跟第十天經過,是不斷變化的面貌,吸引人們的好奇心進而參與。」其實也詮釋出探論永續時,不容忽略共榮的重要性,連同街道鄰里納入思考,藉空間活絡市井。
咖啡包裝成為設計元素,促成互動
而「永續」的普遍認知不外乎為回收材、環保材、綠建材等相關應用,然在水相設計團隊眼裡,則是期許探索更多的答案。以往,商業空間每三到五年便會面臨潮流趨勢的汰換,加上消費者審美疲勞,必須進行空間重新裝修,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廢棄物,(beanroom)這道櫥窗牆即是解題的其中一套公式。
每間咖啡店均不乏咖啡豆(粉)包裝,既然是常態存在的單品元素,不妨讓包裝加上陳列架成為空間主角,幻化為美學進而改變空間型態,再透過消費者參與展現不斷變動的主景,室內人群的行為也藉由咖啡盒的游移,讓外界得以窺探,產生互動關係。
咖啡產業鍊與空間體現
隨服務流程衍生的不規則吧檯桌,涵蓋接待、試飲、包裝、課程舉辦等機能。銅金屬檯面是流暢的幾何,銅色隨時間氧化,刻畫流逝歲月。吧檯立面則柔軟有致,如同沙丘波紋的白色立面,善用運輸咖啡豆的麻布袋為模具進行灌注,麻繩的疏密粗細體現源脈,為咖啡與空間的連結再延伸新解法。
不過於彰顯的設計構成
吧檯椅和吊燈專為(beanroom)特別訂製,因應輕盈的陳列架設計,椅子和燈具也透過金屬的彎折展現細巧,以減法設計勾勒空間線條,不過於彰顯的構成,讓輕重比例完美配合。
陳列架的設計,在(beanroom)呈現了多種變化型態。室內壁面為陳列咖啡豆和相關商品也打造出另兩款陳列架,鐵絲焊接成型或以鉸鏈金屬片組合而成,沒有固定尺寸的大小,整體層架均能作為擴充,延伸更多可能性。
舊有元素與新事物的銜接
玻璃櫥窗前的下降式為咖啡店戶外席位,承襲前身餐廳、花店的街區記憶,保留紅磚地板堆疊成休憩場域,讓舊元素留下痕跡呼應,即便空間轉換業主,過去曾來此渡過重要時刻的人們,仍能爬梳回憶。
這次設計與以往有些不同,與其自我彰顯地創造空間風格,水相設計透過陳列架創造與空間、陽光和人群的互動,化商品為裝飾,促成使用行為,讓人來到這裡不只是品味咖啡,也彷彿參與了藝術展演。
- Information
- Project: (beanroom)
- Purpose: Coffee Store
- Design Studio: 水相設計 Waterfrom Design
- Location: Taipei, Taiwan
- Photography: Studio Millspa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