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數數看,這間新加坡公寓有幾種顏色?

老公寓常見問題之一,便是大部分房間都由一條陰暗廊道連結而至,使格局零碎,形成無效坪數。座落新加坡的「Project Moving House」,室內面積132平方公尺(約40坪),既有格局三房兩廳,廚房和臥室都是傳統式封閉空間。然而,居住成員只有兩人,空間需求相對簡易單純,藉此,負責規劃空間的SPARK建築事務所(SPARK Architects)從建築外觀開始發想,汲取靈感。

粗獷主義與「enfilade」式軸線
從粗獷主義的建築風格,聯想到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(Le Corbusier),套用他在1920年代所提出的純粹主義(L’esprit nouveau),並融入巴洛克建築「enfilade」式軸線設計,褪除走廊與隔間牆,集中開口於居家中軸,簡化動線,直覺式的串連場域。


依私密與色彩分區
公寓經過改造後,依循開放程度分為三處場域,包含集廚房、客廳與餐廳為包浩斯主義傢俱展示廳的公領域、主臥室結合書房的私領域,以及更為私密的更衣間與衛浴。全屋以開放式空間廣納窗光,俯瞰城市天際線之餘,盈亮屋主喜愛的繽紛色彩。


開放空間,坐看光影流轉
甫入門,狹小玄關蛻變為寬敞流暢的開放場域,,寬幅窗景納入新加坡的朝暮晚霞。後陽台牆體採用玻璃磚匯聚日光,提升廚房亮度,入夜後此處亦構築為散發柔和暈光的「燈籠」,添增生活的暖煦氛圍。

單品式軟裝更靈活
與其選用沙發,SPARK設計團隊選擇利用傢俱單品圍塑靈活、彈性的悠閒感,黑色公牛椅(Ox Chair)、子宮休閒椅(Womb Chair)與野口勇咖啡桌,均是本身即富藏個性色彩的設計,餐廳區亦選用Y-Chair展現放鬆氛圍。


色彩與幾何圖形的關係
全室採用無縫地坪,放大空間感。鮮豔飽和的色彩和幾何圖形的設計,反映屋主的喜好。每種色彩牆面都具有場域沈浸感,而每個圓形都象徵通往另一空間的入口。
清新嫩綠橫拉門隱含通往私領域的入口,虛掩電視螢幕,減少多餘的元素與線條,回應柯比意的純粹主義。

貫穿公寓的設計風格
私領域的生活機能豐沛。黃色系牆面區域涵納主臥室與書房,整面收納系統同步整合廁所和更衣間入口。更衣間則是松石綠的湛綠空間,連結主衛浴。與眾不同的是,此處是雙淋浴設計,綠色馬賽克磚佈局,洋紅色點綴置物區,從客廳到最私密的場域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格展現。




粗獷建築的自然軌跡
其實,粗獷主義建築的住宅公寓在新加坡被視為弱勢,經常年久失修,且公設所有權不明確,並非購屋族群的首選。但是,在屋主眼中,眺望城市紋理和綠意的窗景成為優勢,搭配百葉窗型塑日光的斜影,形成另一種幾何的秩序排列,游移於亮色牆面、灰色無縫地坪,創造即時流動的自然軌跡,讓居家空間更有變化層次。
- Information
- Project: Project Moving House
- Purpose: Residence
- Design Studio: SPARK Architects
- Location: Singapore
- Photography: KHOOGJ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