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成長,有家人的陪伴,還有空間。
一室木質,是陽光映照下帶來的溫潤,光影斜映在移動的書牆,那是為孩子打造的童書樂園。
學齡前的小孩需要家人陪伴,希望陪伴可以在空間各個角落發生。
屋主夫妻的工作型態彈性,日常裡多半是居家辦公,讓他們可以全日在家看顧兩個學齡前的小孩,他們預計在此空間居住十年以上,希望空間能夠擁有相對彈性,來因應小孩不同的成長階段。因此,陪伴孩子成長的不只有家人,還有空間。
小籽設計的設計師筱婷分享「陪伴」,應該是在空間裡,家人可以做各自的事情,但又很容易感覺到彼此存在。像是當夫妻在餐廳居家辦公的時候,如果小孩畫完圖想拿給爸媽看,會想從遊戲室直接奔向爸媽,因此設計上,筱婷透過開闊空間和環狀動線規劃,誕生出小朋友可以在家裡奔跑的空間。
讓收納和陽光,化廊道的無用為實用。
空間座向面朝東南方,從早晨至午後光線都很敞亮,只是原始格局有個缺點,從客廳到房間的走廊,佔據室內面積兩坪,除了銜接空間以外卻沒有其他機能,成為無用途之地。所以,設計師筱婷拆掉部分格局,讓主臥室結合廊道盡頭的更衣間,縮短從客廳到臥室的距離,並重新規劃採光側的兩間臥室,沿用部分位置嵌入寬度205公分、深度70公分巨型置物櫃,創造家庭的貯存黑洞,收納換季家電、行李箱等大型物品,讓走廊也有收取物品的功能,擴充實用性。
電視牆兩端的走廊,隨著房間開口連結成環狀動線,讓小孩可以在家盡情奔跑。
格局調整後,臨採光側的兩間臥室互相連通,只用一道短牆稍做區隔,兩個小孩目前睡在同一間,另一間作為遊戲室,長大後再用衣櫃、書桌等家具間隔成機能完整且獨立的空間。遊戲室用一道拉門作為童書展示架,這道拉門能夠從客廳一路延伸,看進小孩子的睡床,讓夫妻工作之餘也能看照,而延伸的走廊讓陽光更多地灑入室內,徹底發揮採光良好的房屋優勢。
童書架特別設定在小朋友容易看到、方便拿取的高度,增加觀看興趣,充滿顏色的繪本,溫柔的陽光,也成為妝點家空間的軟裝元素之一。
思考一個家的收納,會根據使用頻率、大小來分類。
筱婷說,通常在規劃前會給業主填寫表格,細數家裡每塊區域要收什麼物品,讓設計師有跡可循。例如,屋主夫妻有收集玩具公仔的習慣,就用洞洞板加上斜撐五金、層板,調配活動式展示架,想擺就擺,不想要再拆下來。
而像是藥品、文具、小東西等等,可以透過方格櫃體,依照需求與頻率分配每格櫃子要收納的品項,同時建議搭配不會停產的儲物盒,像是無印良品或IKEA都是大量生產且有多種規格,選擇顏色、形狀相近的盒子,直接把小物丟進去,平常看起來很整齊,收拾起來也比較不會有壓力。
家的核心價值,在於陪伴。
餐桌是夫妻居家辦公的地方,廚房中島則像是一座島嶼,讓人在工作之餘喝咖啡,或是帶著小孩一起備料做菜的時候,可以短暫停靠,隨後擺渡到餐桌上或家裡其他地方。如果需要安靜地開會或講電話,主臥室更衣間的化妝桌也可做小書桌使用,透明虹條玻璃穿透光線,讓空間更為明亮輕盈。
原本從玄關進來能看透空間,筱婷運用紗簾做入門隔屏,柔軟且透光,入門瞬間即展開舒適溫暖的家面容,白天可見陽光,夜裏,餐桌上的圓形燈籠亮起,從玄關紗簾看見柔適的黃光,就像是在等待晚歸的家人,是業主跟設計師都很喜歡的設定。每個家裡的溫馨氛圍,都是靠重點照明營造出來的,需要的時候再把基礎照明打開,中島的小吊燈也是入夜後一隅端景,讓人看見家的美。
我們像是陪伴業主的角色,透過每次討論理解居住者想要呈現的樣子,梳理改善生活不便之處,陪著他們解決問題,而不是創造一個很有藝術感的家。
筱婷喜歡多用活動式家具取代固定式的設計,「家不應該是這麼完美的,留白空間可以多一點」空間滿足這個時期的需求跟喜好之後,適度留白,隨著小孩成長階段不同或是心境改變,未來看到新的喜歡家具就容易擺進來再做調整,讓空間更符合每個使用者的個性。
- Information
- Purpose: 住宅
- Design: 小籽設計 IG/ hsiaozi_
- Location: 桃園, 台灣
- Photograph: 隨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