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賽車影集看見Norman Foster建築大師巨作?!一睹超夢幻的麥拉倫與它們的產地

by finnhooooo

之所以會有這篇文章,是因為Finn最近開始追Netflix的《Formula 1:飆速求生》(Formula 1: Drive to Survive)紀錄影集,除了讓賽車小白的我,更了解F1的激烈競爭不光只是速度,也攸關10個車隊之間的新仇舊恨,目前2026年即將迎來第11隊,究竟墨西哥部長Perez會不會回歸呢?(離題了..)

屢看屢讚的麥拉倫技術中心
總之,每一季講到麥拉倫車隊(McLaren Racing)的時候,一定都會從英國沃金的麥拉倫技術中心(McLaren Technology Centre)開始帶鏡頭,澄清的湖面,搖映著蜿蜒的玻璃帷幕,怎麼看怎麼美,屢看屢讚嘆。這裡是F1賽車與頂級超跑的產地,也是所有愛車人的夢工廠。

重量級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操刀設計
麥拉倫技術中心由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與其事務所Foster + Partners設計打造。Norman Foster是世界著名的英國建築師,也是現代建築的先驅之一,同時由他和事務所團隊打造的知名建築,還有位於英國倫敦的「聖瑪莉艾克斯30號大樓」,俗稱酸黃瓜大樓或子彈大樓;香港中環知名地標,滙豐總行大廈;以及賈伯斯心中完美的圓,美國舊金山的Apple Park。

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

美國舊金山,Apple Park 蘋果園區

英國鄉村的平圓建築
英國沃金位於倫敦郊外,廣袤鄉村阡陌,麥拉倫技術中心便座落於此,圓形建築宛如太空船覆蓋草原,平坦地融入地景。整體園區基地面積50萬平方公尺,主要分為兩幢建築,表面看似太極陰陽的主建築「The McLaren Production Centre」(文內簡稱MPC)麥拉倫生產中心以及另一方形建築「The Visitor Centre」訪客中心。

來自麥拉倫的玻璃帷幕技術
MPC建築規劃呈完整的圓,主建築與湖面各佔半圓。俯瞰建築會發現其以類似太極陰陽的蜿蜒曲線,或是引擎活塞的造型為分隔,碧藍色湖泊是建築冷卻系統的其中一部分,同時也是反映周圍景觀的自然明鏡。

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公尺,總樓地板面積約3.2萬平方公尺,包含地面層與地下層共計兩層樓。規劃有設計工作室、實驗室、F1與超跑車輛生產與測試工作室,每日平均生產22輛超跑,同時具有F1歷代賽車展示區、員工餐廳、游泳池與健身中心。同時設有VVIP區提供麥拉倫夢幻超跑客製化,選取顏色、卡鉗等各式配飾之外,亦可透過VR虛擬實境地感受預定車款。

地面層,也就是一樓,做夾層挑高設計。環繞湖面的曲面玻璃帷幕有部分來自麥拉倫的研發科技,透過建築體現卓越企業的精湛工程技術。此處區域規劃為展示F1歷代賽車的「大道」(Boulevard),像是傳奇賽車手Aryton Senna的經典紅白賽車,目前被稱為木瓜車隊的橘色系車輛等等,以過去銜接當代,述說著歷史的輝煌。

人們已生活於未來時代
室內空間以鋼結構和玻璃帷幕流露曲線美,配合窗外蔚藍天際讓此處充滿科幻感,如果你沒看過記錄影集,卻覺得這裡有點眼熟,是因為迪士尼影集《安道爾》(Andor)第二季也曾經到此取景。看這畫面,根本不太需要經過後製,只要換上充滿星際感的奇幻服飾,人人都是星際大戰成員!由此可見,基本上人類已經生活在未來時代裡了。

回到建築方面,地下層多為超跑車輛測試與組裝工作室。每處工作場域皆以純白潔淨的長條走道連結,透過空間設計展現縝密專業的企業精神。

比夢境還夢幻的建築設計
位於園區入口處,同樣平坦的方形建築是麥拉倫的參訪中心,主要用於企業文化教育等機能,內部設有展覽空間與演講廳。雖然相較於MPC較為低調,仍是絕美的建築藝術品。

建築中的風洞象徵麥拉倫的空氣動力學,車體的每處流線、凹陷以及平面的細節如何影響性能,都是在這個充滿夢想的實驗工作室測試而成。

轉動夢想的精密齒輪
正如《The Architects’ Journal》雜誌說的:「其建築完成度就如瑞士生產的手錶一樣精密且無懈可擊,不只是每處零件都對齊得很完美,連不同材質之間的接縫都完全一致,令人驚艷。」每輛F1賽車都經過這棟建築裡的千人團隊夥伴不斷測試與精進,才能完成每年度共24站大獎賽的精彩賽事,集所有之大成。麥拉倫技術中心亦是不管看多少次都震撼人心的建築設計,融入自然環境之餘,亦展現夢幻超跑的奢華尊貴感。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