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去過基隆的正濱漁港,看過彩虹屋,不曉得是否曾經留意過那傍晚的午後夕陽,燦黃光束徐徐映照停泊漁船的海面上,粼粼波光閃爍更甚,更能讓旅人為之停留,直至夜幕降臨。
每處都能看得見海
Me & Island嶼我餐酒館便座落在正濱漁港邊,朝門外望去的景色,便是觀看夕陽美景的最佳地點。設計初期,創辦人Penny和Jeff,向島間製作所的設計師Chad描述的未來空間想像,是希望每個座位都能看得見海。
老倉庫的蛻變
店址基地是縱深17米的老舊長屋,Chad首先將廚房、吧台等工作區規劃於偏向後半的角落,餘下場域均為座位區。門口善用胡桃木框玻璃橫拉門,盡可能地敞開,延展視線與陽光走入室內的寬闊度。
幾何弧線的轉折
空間格局大抵分為左右兩側。除了看不見的後場廚房,製作飲料的吧台位於前場,在舊木頭與長虹玻璃構築之下,形塑一隅忙碌卻優雅的展演舞台。落落大方的圓弧轉折,刻意與天花板弧線錯開,創造幾何的交會,形成餐酒館裡的唯美建築雕塑。
現代與古典對語
放眼室內,桌椅傢俱各自來自不同年代,風格也有些相異,均是Penny和Jeff四處蒐羅的古董老件,浸潤歲月的老木色澤,帶有油亮感的濃郁,Chad巧妙地利用當代建築幾何線條予以銜接,現代與古典的對應關係,迎來蘊藏故事性的港邊餐酒館。
設計不為裝飾而堆疊
「做老空間最重要的還是處理舒適狀態」也許因為以前唸建築系畢業,Chad不喜歡空間有過多裝飾線條,因而選擇在牆面大量留白,並且刻意保留老舊柱子的原始模樣,彼些頹敗粗獷的水泥痕跡,配上壁燈,便彰顯了空間個性。
夕陽的波紋粼光
二樓前側規劃局部座位區,並利用寬幅玻璃窗展現海景。座位旁的扶手區採用長虹玻璃,讓午後三時步入室內的陽光,穿透玻璃,模糊海的邊界,將水波語彙蕩漾晃入空間,創造人們一邊享用美食酒飲,一邊伴隨夕陽享受魔幻的黃金時刻。
餐酒館外觀是斜屋頂的兩層樓建築,二樓橫窗以金屬框呈現結構的立體感,一、二樓採用灰色金屬框塑開口。簡約的灰白色調,在彩虹屋周圍顯得純粹,讓顏色留給夕陽做展演,黃昏時刻只剩下自己與璀璨天光,感受島嶼獨特的迷人風景。
夜幕中的島嶼港都
夜幕低垂,釣小管的漁船上懸吊多盞澎亮燈泡,點點燈球閃爍了雨都港景,室內空間沒有極致明亮的普照光源,重點式的情境照明計畫,以及流線燈光划過吧台上的天花板,空間更為含蓄,讓餐酒館更有小酌情調。
找到停留的理由
當問起設計上是否面臨挑戰的時候,Chad表示設計必須達到業主的想法,同時放入設計師的專業規劃,在兩者之間抓取平衡,相互琢磨之下完成的高度完整設計空間。嶼我餐酒館的設計規劃,均是為了看海而存在,是老倉庫蛻變的契機,也是現代建築語言和古董老件對談後,彼此相容的結果,成為到正濱漁港駐足停留的理由。
- Information
- Project: Me & Island 嶼我餐酒館
- Purpose: Restaurant
- Design Studio: 島間空間製作所 Atelier-inter-Island
- Location: Keelung, Taiwan
- Photography: 涂佳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