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是不斷變大的圖書館,TAKK設計工作室以復古和雕塑工藝,雕琢文學的想像空間

by finnhooooo

書迷一定超愛的家!

屋主夫妻均是律師,除了工作用書之外,兩人也喜歡讀文學,多年來累積了海量藏書,加上兒子出生之後,書籍量也將隨著他的階段性需求不斷增長,因而,TAKK設計工作室(TAKK Studio)的設計師Agi Kuczyńska和Iwetta Ullenboom,以書籍為軸心,在家融入一座可持續擴增的圖書館空間,讓書陪伴家人一起成長。

木質結構的圖書館異空間
住宅空間的核心,以溫潤的木結構櫃體開展佈局。櫃體邊緣採用圓角設計,當從玄關入室,沿著廊道引導至客廳,圓弧包覆了轉角,讓此段入門動線感受溫和且舒適。

櫃體融合電視牆以及書櫃收納等功能,隨性開啟拉門取書或看電視,都是樂趣

櫃體內部整合儲物間、浴室等格局,面向客廳處則融合電視牆以及書櫃收納等功能,隨性開啟拉門,取書或看電視,都是輕移門片的樂趣。此處書櫃轉折延伸到沙發背牆,利用屋高優勢打造愛書、雕塑工藝品和畫作的開放展示櫃,整面木櫃都是放書的空間,展現屋主對文學藝術領域的喜愛和收藏興趣。

拉門關上時,是視覺俐落的電視牆
1958年的Stilwood紫色沙發,幾何曲折的座椅造型呈現復古風格

溫馨復古的故事亮點
溫潤的木質色澤輝映經過長久翻閱的泛黃書頁,色彩大膽的紫色沙發,則襯映了書中奇幻浩瀚的想像世界。幾何曲折的座椅造型呈現復古風格,這張Stilwood老件沙發設計於1958年,此次由丹麥織品Kvadrat以雙色布料重新繃布,再度創造出令人驚豔的視覺亮點。

自然流動的敘事節奏
餐桌是閱讀也是用餐場域,再往住宅底端緩步向前,開放式廚房中島與早餐吧檯圍塑休閒,色系淡雅清透的石英岩桌板和多層次桌腳,蘊藏冰河水的沁透,為木質系居家增添了動態感,黑色吧檯單椅與柏林藝術家Peter Maximilian Ronsdorf創作的粉色漸層畫,為這隅角落挹注繽紛活力。

沈穩安靜的閱讀角落
書房是住宅中,著色最沈穩的寧靜空間。善用繾綣線條明顯的瘤木訂製成整面的書櫃和辦公桌,辦公桌設有自動升降功能,讓屋主可以自由調整姿勢,或是因不同家庭成員使用而決定高度,深綠色單椅是書房的視覺焦點,延續每個場域都有一處亮點的設計巧思。

旁側利用壁龕型設計,加入黑色休閒椅,以及時尚兼具復古的壁燈,讓喜歡閱讀的家庭成員都可以在此輕鬆閱讀,這張座椅也可以化身為客床,延伸出第二間臥室,以備不時之需。

低調中帶有現代奢華的語彙
玄關廊道的另一頭底端,亦有一幅繽紛的虹彩漸層畫。住宅這側皆為屋主私人領域,包含主臥室、主臥衛浴以及小孩的臥房。

主臥室無華麗設計裝飾,僅以清淺灰白色調配合訂製綠色玻璃邊桌,以及Eikund休閒椅營造現代低調的都會質感。主臥衛浴以瑪瑙石打造雙人洗臉盆的底座,配合對稱鏡面設計,讓浴室空間增添些許古典的奢華感。

屬於孩子的綠色叢林
充滿綠色系的小孩臥室,利用屋高創造下面是床,上面是秘密基地的童趣設計,同時在牆面加入繽紛的攀岩遊戲區,搭配小朋友指定的叢林壁紙,讓他可以在自己的想像空間盡情探索。

設計符號輝映故事想像
文學的字裡行間隱藏著無數奇幻世界,在設計的領域裡,這座柏林公寓以木質色鋪陳故事背景,利用流暢寬朗的故事軸線串接生活節奏,書海構成的重頭戲,便於空間軸心上演。

接著以紫色沙發、綠色單椅帶入現代復古的新意,同時以吧檯桌腳的石英岩呼應玄關廊道上同材質的壁燈,宛如待人發覺的彩蛋,與多位藝術家的畫作協同妝點著完整的宇宙觀。

Agi Kuczyńska和Iwetta Ullenboom兩位設計師將屋主放書的「需求」轉化成整合居家格局的圓潤木結構,變成設計的「主角」,藉以提升家的凝聚力,構築成充滿個性化和溫馨的住宅空間。

  • Information
  • Project: Am Tacheles
  • Purpose: Residence
  • Design Studio: TAKK Studio
  • Collaborator: Agi Kuczyńska, Iwetta Ullenboom 
  • Location: Berlin, Germany
  • Photography: Nate Cook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